(本网讯 俞强年 粟文俊 吴嘉垲)6月26日,株洲市芦淞区燎原科研基地,一株株嫩绿的秧苗在水田中整齐排列。经过最近几天的强降雨考验,秧苗的茎秆依然坚挺,长势良好。眼前的这些抗倒性强的秧苗,是株洲市农科所历时十余年培育出的水稻不育系新品种“拾S”。
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主任、研究员石天宝介绍,杂交水稻由“不育系”“保持系”和“恢复系”三种不同的水稻植株杂交而成,其中“不育系”是选育水稻新品种的母本材料。十余年间,他们团队往返于株洲与海南等生态区,在“不育系”水稻植株里寻找“种子选手”,再将其培育成“冠军”。科研人员从田间地头挑选出长势最好、最优的水稻材料,不断匹配、筛选。然而,不同基因的品种会出现排斥,真正培养出“冠军”的成功率不到1%。石天宝科研团队在反复试验和验证中,不断发现新线索和取得新突破。通过十万余次的配组筛选,“拾S”终于成功问世,并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鉴定。
近日,该品种通过竞价方式,成功签约转让给安徽一上市种业企业子公司。在此基础上,市农科所利用“拾S”作为母本材料测配出14个杂交中晚稻组合,正在参加各级试验和示范工作。该系列组合具备产量高、米质优、抗倒性强等优势,有望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并向全国推广。
(转载 株洲日报)